
新华社巴黎8月10日电(记者乐文婉、张百慧)10日晚,在“中国队加油”的呐喊声中,第三次征战奥运会的李倩力压巴拿马老将贝隆,为中国拳击队摘得巴黎奥运会上的第三枚金牌。比赛结束后,她与同为奥运“三朝元老”的贝隆紧紧相拥。“备战奥运不容易,这是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的惺惺相惜。”李倩说。
这是李倩练习拳击的第17年,从里约的铜牌、东京的银牌,再到巴黎夺金,拳击陪伴她走过了人生一半的时光,也教会她许多生活的道理。
拳击教会李倩的第一课,是直面恐惧。“拳头实打实地打到脸上,会激发本能的恐惧。但一点一点克服恐惧后,我发现自己慢慢成长了。虽然被拳头打到会很疼,但我更会想办法去躲开对方的攻击,并抓住机会反击。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压力和挑战,我也不再躲避。”
随之而来的第二课,则是坚持。“父母一开始坚决反对我练习拳击,他们觉得正常人谁愿意天天被拳头往脸上打?我劝了很久,才让他们同意。也因为这样,在我想要半途而废时,我会觉得拉不下面子,所以就一直坚持了下来。”
李倩说,她要感谢的,还有做人生关键抉择时的每一次坚持。“比赛失利后,想要放弃的心情是最需要克服的挑战,我也一直在说服自己要坚持。东京决赛失利后,对我打击挺大的。但如果我当时放弃的话,就不会拿到这枚金牌。我有过很多遗憾,但在拿到(金牌)、在裁判举起我手的那一刻,我觉得所有的遗憾、苦涩和累都已经过去了。”
李倩最早是篮球运动员,看起来是从集体项目转到个人项目,但她却觉得团队精神始终都在。“拳击看起来是一个人在拳台上打,好像很孤独。但其实拳台下,不论是教练、陪练、保障人员还是中心领导,大家都为我凝聚出一股力,支撑着我往上爬。团队感始终环绕着我。”
从2008年进入国家队,到2013年正式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比赛,这之间,李倩当过5年陪练。她说,这段时光教会她什么是大局观。
“当陪练时,我全心全意地陪伴主力队员,不会觉得她们上去了,我就没有机会了。因为陪伴她们训练的过程中,我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不论是场上的对抗,还是应对比赛的压力,都让我变得更加成熟。”李倩说。
伦敦奥运会首次设立女子拳击项目,此后12年间,李倩在奥运赛场集齐金、银、铜牌,也见证了中国女子拳击队伍的不断壮大。从拳击里体悟人生的她说:“希望通过自身的影响力,感染更多体育人与体育爱好者,让中国拳击发展得越来越好。”
NBA鹈鹕VS火箭直播
今晚的NBA赛场,新奥尔良鹈鹕与休斯顿火箭的对决,是一场关乎天赋与韧性的精彩较量。当NBA鹈鹕VS火箭直播的信号...
2025-11-28
这家日本品牌,吃到了中国的羽毛球红利
作者| 谢芸子编辑|张帆封面来源|视觉中国羽毛球的价格暴涨已成为“不可逆”的事实。今年7月,全球第一的羽毛...
2025-11-28
中国反兴奋剂中心:王嘉男陪家人雾化治疗致阳性,免于禁赛
中国反兴奋剂中心近日公布的信息显示,经调查,中国田径运动员王嘉男在2024年11月1日的赛外检测中结果呈阳性是...
2025-11-28
新雪季大幕开启,雪场有何创新亮点
中国商报(记者 王怡菲)随着2025—2026雪季正式开启,全国多地滑雪场密集“开板”,冰雪消费热情持续高涨。从吉林...
2025-11-28
从小众运动变成新消费文化,滑雪板品牌Armada的崛起并非偶然
过去几年,户外运动在全球范围内迎来了结构性增长,滑雪运动尤为典型。以往只能在偏远滑雪度假区才能进行的这项...
2025-11-28